逾五成台灣企業啟動AI導入 僅8%擁有完整的AI發展路徑圖
面對生成式AI及AI Agent快速崛起,全球產業正進入智慧應用新世代。KPMG安侯建業今(21)日發佈《
台灣產業AI應用趨勢與展望報告》,針對金融、科技、工業製造、消費零售與等五大關鍵產業進行調查,剖析AI技術在台灣企業中的導入現況、效益、風險與人才挑戰。
報告顯示,目前已有54%的台灣企業導入或規劃導入AI技術,其中12%已將AI全面整合流程,將AI應用從試驗階段邁向實務落地。然而具備完整的AI發展路徑圖的企業僅8%,顯示整體市場仍處於探索與試驗階段。
KPMG安侯建業專業策略長池世欽表示,AI已從單一技術轉變為企業營運的核心策略。AI不再只是技術部門的議題,而是驅動企業整體轉型的關鍵策略。他認為,台灣企業若能掌握AI應用實務與場域,將有機會在全球智慧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消費零售、科技產業領先推動 KPMG:從試點走向整合是關鍵
從產業觀察,消費零售產業(67%)與科技產業(56%)為導入AI比例最高的兩大產業,顯示這兩個領域對於AI技術接受度高、應用需求也最為迫切。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指出,AI應用的廣度與深度正快速擴張,企業若能從試點逐步擴展至整體營運,將能有效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品質。
此外,科技業(55%)與工業產業(48%)因長期面臨研發人才與製造流程人力短缺的挑戰,認為人才是企業導入AI時優先解決的核心問題。此外,金融服務產業將「提升行政效率」列為AI導入的首要目標(50%)。金融業受限於法規要求,需高度確保金流與個資安全,因此行政作業流程複雜,若能透過AI進行資料辨識與分析整合,將有助於大幅縮短處理時間並提升作業精準度。
降本提效為主要動機 AI成解決人力挑戰新引擎
報告指出,企業導入AI的三大主因依序為:降低人力成本(43%)、提升產品與服務效率(41%)與優化行政流程(40%),這反映企業期望透過AI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並提升內部效率,以強化競爭力。
AI推動的三大難題:人才缺、成本高、風險不明
儘管AI應用潛力極大,但導入過程中仍充滿挑戰。報告指出,45%的企業認為「缺乏合適人才」是推動AI應用的最大障礙,現今企業面臨諸多困境,如:缺乏AI相關技術人才、專業人才招募困難或人才策略不明等;其次,導入成本過高(42%)與風險難以評估(32%)分別居次。
此外,報告亦顯示,目前僅8%的企業擁有完整的AI發展路徑圖,顯示整體市場仍處於探索與試驗階段。不過也有近四成的企業啟動或計畫啟動AI人才培訓,展現企業對AI長遠發展的初步共識。
工業、金融及生技醫療聚焦人才缺口、科技與零售憂成本負擔
從產業面觀察,工業、金融與健康照護及生技產業普遍將「人才」視為推動AI應用的最主要挑戰,這些產業對AI技術的專業性要求高,且需結合領域知識,導致具備跨領域能力的人才稀缺,培養成本與時間也相對較高;相較之下,科技業與消費零售產業則多認為「導入AI成本過高」為當前主要障礙,此產業具一定的數位基礎,但AI應用涉及大量資料處理、模型訓練與部署,需投入高額的硬體資源與雲端運算資源,加上持續的維運與優化成本,使得中小型企業較難以承擔。
池世欽強調,導入AI並非一蹴可幾,需配合企業策略長遠規劃執行,才能真正落實AI效益,不論是採用外包服務或自行建置系統,皆需投入相當資源與成本。唯有在技術、人才與資源三者間取得平衡,企業才能在AI轉型中穩健前行。他認為,AI應用的成功關鍵在於「人才」與「文化」的轉型,企業應積極投入內部培訓與跨部門協作,才能真正釋放AI的潛力。
數據安全與模型偏誤為主要風險,AI治理機制成關鍵
AI應用雖帶來效率與創新,但也伴隨潛在風險。此次調查,66%的企業擔憂機敏資料外洩,38%擔心數據分析不精準導致決策錯誤,37%則關注模型訓練中的數據偏誤。
賴偉晏提醒,企業在導入AI時,應同步建立資安防護與風險評估機制,並強化資料治理與模型透明度,才能在創新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他認為,企業需建立可信任AI的10大重要元素,包括公平、透明度、問責制、可解釋性、資料完整性、可靠性、隱私、保障、安全、永續等,以確保創新與風險管理間取得平衡。
六位AI專家共論未來展望,打造台灣智慧應用新藍圖
為深化報告洞察,KPMG特別邀請六位AI領域重量級專家,從多面向角度剖析台灣AI應用的未來發展。在整體國家策略上,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指出,制度設計與法規環境將是推動AI創新的關鍵引擎。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胡則華處長則強調,金融業應以負責任的AI為核心,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生態。針對台灣建立AI價值,簡立峰博士認為,台灣應從硬體製造強國轉型為智慧應用領航者,掌握AI價值鏈中數據治理與人才轉型的關鍵。從產業應用觀點來看,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則表示,AI不只是技術突破,更是企業價值主張的重塑。國泰金控數據長梁明喬則分享,金融業的AI進化,需從組織層級的數據整合到客戶信任重塑,相信AI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提升效率,更是讓科技成為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橋樑。針對未來轉型建議,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分析,企業應建立前瞻藍圖,從技術導入到文化重塑,邁向AI成熟曲線。
前瞻佈局 AI將成台灣產業競爭關鍵力量
KPMG表示,《
台灣產業AI應用趨勢與展望報告》除了剖析當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更整合產官學AI專家建議,協助企業從技術導入、人才培育到風險治理機制全面升級。未來,AI將不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驅動創新、重塑價值鏈的關鍵力量。台灣企業應以更積極的態度擁抱AI,掌握產業轉型契機,將可在全球智慧經濟時代下,開創台灣產業新未來。
關於《台灣產業AI應用趨勢與展望報告》
KPMG安侯建業首次發表《
台灣產業AI應用趨勢與展望報告》,該調查由KPMG於2024年第四季完成調查作業,針對220位橫跨金融、科技、工業製造、消費零售與健康照護產業高階主管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分別20%來自金融產業、35%科技業、20%工業製造業、15%消費零售、10%健康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