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製造業運用更好的物聯網設備、更快的網路、更精準的應用服務來完善與落實不同產業的「智慧製造」,本會29日特別協助工研院舉辦「智慧資安主題論壇-智慧製造」,工研院江滄明組長致詞時表示,資安不是新的詞語,邁入工業4.0後,資料量快速增加,而資料具有因時因地而異的特性,複雜度高,是值得探討的新角度。

本會資訊安全委員會召集人-力旺電子楊青松副總經理表示,製造業中的連網應用不外乎是IC或連動系統上去應用,因此要特別留意隱私、資料甚至是IC設計 Knowhow的保護。過去大家認為資安是偏軟體的行為,忽略了這些軟體需要硬體作為載具,而認為這些硬體是很安全的。

據力旺觀察,這些年有些資訊漏洞不只發生在軟體設計弱點,而是在資訊交換過程中的缺失,而常常是因為硬體設計缺失,給予有心人士可趁之機,造成商務機密外洩。

楊青松強調,如何確認硬體載具的安全性,將資料加密後再放到硬體上,但加密終究要有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的存放就是問題,導致每個設備都要擁有原生的信任。而如果硬體可以擁有一個獨特的ID或特徵在裡面,與軟體作結合,當軟體運作的鑰匙不須人為輸入或存放,而是與硬體的特徵保護作結合,那麼晶片便可做到被信任,有效提升資安強度。

趨勢科技楊肇謙協理指出,面對數位轉型,製造業面對了嚴峻的資安威脅與挑戰,在越來越智慧的環境中,與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資安威脅也就越來越大。相較於其他產業,製造業多有缺乏能力、責任歸屬不清、生產力優先等問題,讓資安成為弱項,使得駭客有機可乘,找到可複製的獲利模式,導致2017年起,製造業資安問題大幅增加。建議廠商從人、流程、技術三個面向著手,並建立SOP,才能在發生問題時最快建立停損點。

互聯安睿則認為,人員資安意識不足所造成的資安問題,將可能縮短與競爭對手的技術落差。如果能監控場域訊號,針對機器人、OT設備、天車系統的訊號作行為分析,便可得知訊號設備位置,防止手機、筆電、平板等非認證無線裝置的闖入,提前預知無線訊號攻擊。

過去談及資訊安全時,經常聚焦於資料或系統的加密,然而生產、資訊設備或廠房設施、內外人員的防護更不容忽視,透過各專家的分享,將有效協助製造業築起資安防護的另一座高牆,保障台灣製造業的營運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