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起:副總暨科技中心主任林偉智、所長楊勝帆、綠能中心主任余適伯、大健康中心主任申忠哲

回顧過去從2019/1新冠疫情爆發的中國封城與供應鏈斷鏈,為了確保出貨客戶,預期心理下搶產能導致庫存不斷攀升;另一方面,2021/3美國國會通過總統拜登19000億美元振興經濟計畫,不到一年,2022/02俄烏戰爭爆發,糧食危機、通膨升息、科技產品消費驟降,導致全球科技產業景氣在2022Q4走向停滯階段!

2023年在多重因素:政治不安、經濟不穩、產業成長停滯等影響下,將會呈現不確定且多變的情況,需要提高觀察頻率由一季改為一個月,關鍵時刻甚至縮為一周。

首先,觀察台灣科技業者的庫存天數,IC 設計存貨天數從2020Q4一路攀升,IC通路業者存貨天數則是從疫情爆發後持續增加,整體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業者相較去年同期2022Q2存貨天數平均增加 15%~25%,因此2022Q3尾開始清庫存,在2023年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四個層面不利因素減少下,無其他重大事件影響下,預期會到2023Q2消化至正常水位,快則傳統5窮6絕時期開始拉升,下半年迎來曙光。

同時,觀察台灣上市櫃公司本益比,從2019/1的13,2021/2來到23.5的高峰,9月跌到9.7, 未來整體EPS因前兩年漲價風潮不在,消費下降且庫存多,獲利將向下修正。加上目前通膨稍減,未來持續升息態勢下,預期大盤指數欲好不易,如果本益比根據過去經驗,可能在2023/1重新回到10以上時,延後4-5個月大盤指數上升,快則2023Q2尾可能穩定向上攀升。

更重要的是,2023大環境不確定性高時,科技層面還在不斷突破與創新,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指出,從產業成長面認為自駕車與電動車、低軌衛星、智慧製造(AIoT)、太陽能與風力、新藥、精準醫療與新興療法等;從技術成長方面有智慧座艙、固態電池、光達、地面基地台、Edge AI與VR/AR、水下基建、Covid-19/癌症/罕病藥物、AI新藥探索、細胞治療等,都將是2023灰暗當中的產業亮點商機。

環繞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子,台灣2023年的三大科技趨勢應用

目前由於通膨、升息、去庫存等因素,加上美、中科技戰持續擴大管制出口,台灣ICT產業身處科技戰漩渦中很難置身事外,使2023年台灣科技產業成長充滿了不確定性。智璞產業趨勢研究從大環境趨勢觀察出發,結合企業實際執行層面之觀點,歸納出2023年三大市場持續成長之趨勢商機。

首先是在自駕車趨勢下台灣車用產業創新的機會,2023年汽車智慧化持續朝向自動駕駛前進,智璞認為自駕車在2023會出現>L2的自駕車商轉。在這股驅動下,台灣汽車電子產業聚落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其中智璞看好>L2的自駕離不開光達技術,加上配合近期價格下降,預期會大幅增加車廠導入意願。帶動台灣車用電子商機。

其次是低軌衛星明年將有高成長表現,隨著四大主要公司陸續商轉,2023年會迎來供應鏈成長爆發的元年。從IC、元件的零組件供應等,智璞看好具有對接現有系統/平台技術能力的整機設計製造商。

最後是AIoT 在智慧製造的下一步,在Edge AI 更成熟後,AIoT在智慧製造上的應用會更普及,而導入VR/AR 在AIoT的智慧製造中,可在動態預測下,搭配虛擬環境下做細部的操作/勘查/保修進來降低整體營運成本。預期2023會有更多結合 AIoT 與 VR 的製造解決方案,並看好台灣整機與光學模組產業。

2023年突破全球經濟衰退的領頭羊;綠能跟電動車五個趨勢觀察

在2023不確定因素很大的一年,台灣的綠能產業可能成為眾多產業當中抗衰退的領頭羊。首先是台灣離岸風電過去兩年因疫情導致進度落後,2023年將是追趕進度的一年,有機會以年成長超過150%增加2GW以上裝置容量,其中水下工程相關廠商因政策督促國產化而得到成長動能。

其次是太陽能,面對歐洲能源轉型以及美國政策驅動下,2023年台灣太陽能需求將成長30%,其中太陽能模組產能在全球有15%的市場佔有率,預估在2023年將持續受惠。智璞觀察發電裝置容量年增28%提升3GW,因此下游系統設備,在台灣政府對大型案場公布快速建設獎勵,躉購費率正研議調升情況下,相關台灣廠商將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最後是電動車,2023年在美國幾項政策堆動下,增加美國產能與去中國製造將帶動電動車生產雙軌化。在這趨勢下,智璞觀察2023年電動車產業在電池、智慧座艙及電機電控領域中皆有亮點值得關注。

1. 車用電池起火疑慮一直在電動車推廣中是一項阻礙,而固態電池材料上能夠徹底決安全性問題,且對於續航力、充電效率亦有所提升,預計在2023年有機會看到撘載固態電池的電動車正式上路。

2. 在2023年智慧座艙的發展情況可歸納出,以服務出發的C.A.S.E.框架進行四大方向互動、視覺、自駕跟跟個人化的技術提升。

3. 2023年車用電機電控系統朝向化零為整的方向推進,以模組化、規格化以方便快速導入平台的趨勢逐漸成為主流。不論是電機馬達跟傳動模塊追求效率與輕量化、減速齒輪追求熱管理及高靜噪度或是電控追求精準控制與成本等,皆會符合此趨勢。因此2023年將看到整體尺吋更小、效能更好與成本控制更低的電機電控系統模塊。

展望2023新藥接軌國際、科技串接醫藥下的風向指標

根據政府數據,台灣生醫2021年營業額已破7千億,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指日可待,智璞觀測2023台灣醫藥研發接軌全球生醫產業開發競賽,已邁入新的細分賽道,分別為以技術領跑的新興治療賽道,以及以搶攻特定治療市場的藥品銷售賽道。在新興治療賽道中,除政策加持和法規鬆綁外,業者能否在細胞治療技術領跑中跟上國際第一梯隊展現彎道超車的機遇,短期可看累積治療個案數的增長率,中長期要看臨床療效治癒效果,在特定治療市場的藥品銷售賽道中,多家新藥公司已取得海外藥證,隨著各國市場藥證取證在新起跑點開拓,以及藥品上市後新的臨床治療效益數據加持,短期可看新市場取證速度、延伸適應症和新臨床數據亮點,中長期仍是要看實質業績增長率,預估2-3年內業績增長率是重要觀察指標。

智璞觀測台灣科技公司積極佈局醫療與生技領域,2023年將進入盤點整合期,過去多家科技公司已收購或入股醫療器材公司與生技公司,目前需要歷經新的一輪效益盤點和策略盤點,過去因缺乏整合效益,難以長期與醫療機構融合進行深入合作程度有限,大都僅能停留在醫療場域驗證階段。智璞分析在打入醫療機構後能快速驗證商機的產品或服務,將有望最快在2023年內取得醫療科技落地『個人化』+『醫院端』應用,並進行模組化(或平台化)串接,以及統包輸出,因此短期可看產品或服務的快速商機驗證,長期要看模組化或平台化串接醫療機構的效益。在新興精準醫療科技領域,長期看好基因科技、 3DP(3D- printing)列印醫療應用和AI-新藥,台廠佈局多與基因科技相關領域有關且競爭激烈,3DP列印醫療應用和AI-新藥則為國際醫療科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