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成大團隊現場展示室內空氣感測器。(取自科技部FB)

在科技部經費補助下,成大李俊璋教授、王振興教授、張守進教授研究團隊所研發的複合型氣體感測器,是國內自主研發,業界首創可同時量測室內空氣中VOCs, HCHO, O3, CO, CO2等5種氣態汙染物、適合臺灣環境(溼度及溫度等)、可量測低濃度、體積小、反應速率快、易整合於穿戴式產品、價格親民等多項優勢之複合型氣體感測器,深具市場潛力。 

國人自主研發之室內空氣品質監測系統

近年因為空氣品質影響國人健康議題,深受各界重視。要瞭解空氣品質,就必須透過氣體感測器。目前市售感測器,大多為國外製造。國外感測器,在臺灣環境(溼度及溫度等)下,會影響量測之精確度,定期校正需原廠工程師進行,且售價較貴。因此,自主研發感測器,實刻不容緩。 

科技部補助成大李俊璋教授、王振興教授、張守進教授研究團隊研發之室內空氣中氣態汙染物(VOCs, HCHO, O3, CO, CO2)感測系統並整合市售溫溼度、PM2.5感測模組,其可裝設在室內空間如客廳、房間、會議室,亦可穿戴於身上。室內空氣中氣態污染物感測元件以每分鐘為單位頻率進行室內空氣中氣態污染物之濃度感測,並將室內空氣中氣態污染物濃度即時透過物聯網模組傳輸到計畫團隊自建的雲端空氣品質大數據伺服器中,讓使用者可從網站或智慧型手機APP等方式來讀取即時之室內空氣品質。未來進一步可透過網路將室內空氣品質的濃度數值與抽風設備、空氣清淨機等設備連結,當室內空氣中氣態污染物濃度超過預先設定的數值或法定標準時,即啟動空氣清淨機或抽風設備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業界首創、微小化、價格親民、易整合於穿戴式產品之氣體感測器

在氣體感測器方面,借助著成功大學電機系張守進教授十幾年來在感測器之薄膜技術研究經驗,並透過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之物聯網感測器服務平台的協助,使原先體積大、高耗能及不易整合於穿戴式產品之傳統的氣體感測器藉由微電機系統整合(MEMS)技術,開發微小化、價格親民、及易整合於穿戴式產品氣體感測器。

此外,目前國內外尚無多種氣體整合感測功能的元件,目前市售大多為單一氣體與PM2.5、溫濕度感測器混搭的裝置,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複合型氣體感測器,可同時量測室內空氣中VOCs, HCHO, O3, CO, CO2等5種氣態汙染物,目前市售產品尚無此功能,此為本氣體感測器最大特色,深具市場潛力。

雲端空氣品質大數據

在穿戴式物聯網系統方面,則透過成功大學王振興教授進行物聯網平台整合。計畫團隊將MEMS的氣體感測器結合國內企業自行研發的物聯網晶片模組,並自行建置雲端空氣品質大數據伺服器,以滿足落實「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之需要及後續開發空氣品質大數據應用服務之需求。

攜手國內產業

本項研發成果之策略合作夥伴為國內IC設計大廠瑞昱半導體公司及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大廠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瑞昱提供物聯網模組,光寶負責未來整合室內空氣品質監測模組物聯網系統之商品化量產,而產品嫁接夥伴則包括成宇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鈺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宇公司透過既有的製造生產能量及客戶通路群,將協助本計畫之研究成果產品化量產並打入國內外家用市場;鈺祥公司為一空氣濾清耗材製造廠,將協助本計畫之研究成果導入半導體或是石化業等特殊工業場所使用。

目前研華於林口園區搭建了物聯網的智慧家庭示範空間,本項氣體感測元件及物聯網模組將首先裝設於研華林口園區,於林口園區之智慧家庭示範空間進行室內氣體濃度之即時監測,並上傳資料至雲端,以做為本項氣體感測元件及物聯網平台功能驗證。

深具市場潛力

依環保署訂定的空氣品質管理法,公共使用場所之室內空氣品質應符合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本項技術可應用於所有室內空間之空氣品質的監控。依工研院IEK的調查,全台灣各級學校、觀光旅遊、大眾運輸及醫療院所總家數超過值56,127家,共超過339,963個室內空間,市場潛力驚人。